第23章 漂泊的王子
- 细嚼神话·创世纪
- 2022-11-16
- 653
细嚼神话·创纪记
第23章 漂泊的王子
“此后,亚伯拉罕把他妻子撒拉埋葬在迦南地幔利前的麦比拉田间的洞里。(幔利就是希伯仑)。”(创23:19)
人生最蒙福的事,莫过于顺服上帝的旨意。传道书7章13节说:“上帝使为曲的,谁能变为直呢?” “在祂并没有改变,也没有转动的影儿。”(雅1:17)人无论如何,都无法改变上帝的旨意。虽然藉着祷告,我们能摇动上帝的手,但上帝所定的伟大计划,是绝不会随着人的意志而转移的。
人无法改变上帝的旨意,并且祂的旨意总是美好——我们必须认识到这一点, 并且越早认识越好。
根据创世记17章17节和24节我们知道,撒拉比亚伯罕小九岁,而亚伯兰离开哈兰时75岁,所以撒拉当时66岁。也就是说,自从撒拉同亚伯拉罕离开哈兰来到迦南,至今已经过去了59年。因为经上说“撒拉享寿一百二十七岁,这是撒拉一生的岁数。”(创23:1)
59年前,这对夫妇顺从上帝的呼召,离开了本家本族,带着家眷和牛羊来到异邦之地迦南,并开始了一种漂泊的生活。虽然上帝应许将迦南美地赐给他们——但那是400年之后的事,因为上帝曾明确的告诉亚伯拉罕:
“你要的确知道,你的后裔必寄居别人的地,又服事那地的人;那地的人要苦待他们四百年。并且他们所要服事的那国,我要惩罚,后来他们必带着许多财物从那里出来。但你要享大寿数,平平安安的归到你列祖那里,被人埋葬。到了第四代,他们必回到此地,因为亚摩利人的罪孽还没有满盈。”(创15:13-16)
想一想,当亚伯拉罕听到这样的预言时,他会是什么心情?除非他不信上帝,不然他就必须接受一个事实——直到自己“被人埋葬”的时刻,都不可能得到迦南地为业的。
事实正是按着上帝的预言在应验着。在这59年里,亚伯拉罕和妻子撒位一直度着游牧人四处漂泊的生活。上帝指示他们往哪里去,他们就顺从地向那里迁徙。就这样,他们一直在这块荣美之地上迂回往来。虽然上帝使亚伯拉罕牛羊成群,极其富足,甚至被人尊为“王子”(创23:6)但他仍是客旅之身,居无定所。
人生来就有一种渴望安定的心。再富足、再尊贵,谁也不愿意度一种漂泊不定的生活,亚伯拉罕自然也是如此。而今,陪伴自己一生的伴侣撒拉已然睡去,可自己竟找不到一块土地可供下葬,这会是一种什么样的心境呢?亚伯拉罕会不会心生怨言?
答案是否定的。此时的亚伯拉罕,真可谓是信心之父了。因为他在最大的试验面前,已经证明了自己对上帝的坚信与顺从。他的口中再无怨言,有的皆是感恩。
同样,上帝今日依然吩咐你我:“要常常喜乐,不住的祷告,凡事谢恩;因为这是上帝在基督耶稣里向你们所定的旨意。”(帖前5:16-18) 上帝的旨意就是命令,顺者得福。
也许你会心存疑惑,“为什么我信上帝,可是自己的人生依旧如此荒凉呢?”原因或许很多,但十有八九,是因为你违背了这一“凡事谢恩”这一上帝的命令。因为人越是抱怨,就越没有信心,越没有信心,就越依赖自己。而当你依赖自己的血肉膀臂时,又怎么可能在撒但掌权的世界上,获得长久的平安与喜乐呢?
在圣经中,第一个被称为“希伯来人”的便是亚伯拉罕。(创14:13)“希伯来”这个词的原义是“从大河那边而来的人”或“从远方而来的人”。也就是说,当上帝称亚伯拉罕为希伯来人时,那是在提醒他:你不要迷恋这个世界,因为你只是“过客”。即或后来以色列人真正的得迦南地为业了,这一心志仍不可偏移。
后来,当以色人在迦南地上建立起国家时,他们在繁荣昌盛之中,忘记了自己身为“过客”的身份。他们在地上只顾吃喝宴乐、放纵私欲。为追寻上帝所不能赐予的罪中之乐,他们开始敬拜假神。结果呢?上帝不得不借外邦的亚述人和巴比伦人之手,将以色列国倾覆,并将希伯来人掳至外邦,分散到各地——他们再一次被动的成为客旅,但因为这是因为对他们悖逆的刑罚,所以,并无亚伯拉罕那样的丰盛恩典与之相随。
同样,加拉太书3:7节说:“那以信为本的人,就是亚伯拉罕的子孙。”今日凡信靠上帝的人,都是属灵意义上的希伯来人,都是这个世界上的过客。正因此,使徒彼得才教导我们说:“亲爱的弟兄啊,你们是客旅,是寄居的。”(彼前2:11)
作为基督徒,我们应当时刻提醒自己:我只是客旅,是这个世界的过客。世界对于你我,不过是一间客栈。它不是你我的家,我们的家在天国。倘若你相信自己只是住店的人,那么,你就会十分感恩,因为在旅行中,“只要有衣有食,就当知足。”(提前6:8)
再来看亚伯拉罕。为了埋葬撒拉,他决定在迦南地买一块田——就是赫人以弗仑家中的一块田地,因为在那里有一个“麦比拉洞”,正适合葬埋死人。(创23:8-9)面对亚伯拉罕的请求,赫人以弗仑竟然乘人之危、坐地起价。他对亚伯拉罕说:“我主请听。值四百舍客勒银子的一块田,在你我中间还算什么呢?只管埋葬你的死人吧!”(创23:15)
表面上看,以弗仑对亚伯拉罕十分客气,但是当他开口报价时,却显明那是狮子大开口。根据古巴比伦文献显示,在当时,普通田地的价格仅为每公顷(15亩)四舍客勒。很显然,400舍客勒足以购得一百公顷的田地。而麦比拉洞所在的那块田,怎么也不至于大到1500亩。
面对这一情况,亚伯拉罕并没有与之讨价还价——不是因为没有议价的空间,而是因为亚伯拉罕不需要为此斤斤计较——上帝所赐给他的恩典已经足够丰盛,买下这块地实为绰绰有余。
亲爱的朋友,想一想,如果此刻的亚伯拉罕只关注自己漂泊异地、居无定所的处境,必然是黯然伤神。但当他定睛于上帝所赐的丰盛产业和儿子以撒时,是不是就要无限感恩了?同样,我们在世上虽为客旅,但上帝并没有使你有何缺乏,不是吗?相反,祂“以恩典为年岁的冠冕;你的路径都滴下脂油。”(诗65:11)
没有人在住店时,会花费心神和钱财为宾馆购置昂贵的物件。那么,今日你我这些在世作客旅、作寄居的人,是在努力的将财宝积聚在天,还是一心为这个终将过去的世界而付出一切呢?经上说:“不要爱世界和世界上的事。人若爱世界,爱父的心就不在他里面了。”(约壹2:15)
最后用一段经文和大家共勉:
“所以,不要忧虑说:吃什么?喝什么?穿什么?这都是外邦人所求的,你们需用的这一切东西,你们的天父是知道的。你们要先求他的国和他的义,这些东西都要加给你们了。所以,不要为明天忧虑,因为明天自有明天的忧虑;一天的难处一天当就够了。”(太6:31-34)
本文由【#领受这道网站】首发,转载须告知。
本文链接:http://a.muyisheng.com/index.php/post/370.html
发表评论